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>百科 > 正文

千里之行的下一句(2023已更新)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的下句

发布时间:2023-03-25 07:49:05   来源:    

说起千里之行的下一句,会有不少人想要了解,那么下面来看看千里之行的下一句的有关内容。

千里之行的下一句

始于足下。解释:走一千里路,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。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,逐步进行的。再艰难的事情,只要持续不懈的行动必有所成。出自《老子》第六十四章: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

老子:

老子,姓李名耳,字聃,一字伯阳,或曰谥伯阳,春秋末期人,生卒年不详,籍贯也多有争议。中国古代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文学家和史学家,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,与庄子并称“老庄”。后被道教尊为始祖,称“太上老君”。在唐朝,被追认为李姓始祖。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,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。

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的下句

该句的下句为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出自《老子》第六十四章,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。九层之台,起于垒土。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意思是,合抱的粗木,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。九层的高台,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来的。千里的行程,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。说明万事起于忽微,量变引起质变!

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上一句

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上一句: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。意思:走一千里路,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。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,从点滴的小事做起,逐步进行的。再艰难的事情,只要坚持不懈的行动必有所成。出自道德经一书。

《道德经》,春秋时期老子(李耳)的哲学作品,又称《道德真经》、《老子》、《五千言》、《老子五千文》,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,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。道德经分上下两篇,原文上篇《德经》、下篇《道经》,不分章,后改为《道经》37章在前,第38章之后为《德经》,并分为81章。

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意思

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的意思是,走一千里路,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。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,逐步进行的。再艰难的事情,只要持续不懈的行动必有所成。

出处:“其安易持,其未兆易谋;其脆易泮,其微易散。为之于未有,治之于未乱。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垒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为者败之,执者失之。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,无执故无失。民之从事,常于几成而败之。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是以圣人欲不欲,不贵难得之货,学不学,复众人之所过,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。”选自《老子·道德经·第六十四章》。

始于足下的上一句是什么是谁写的

“始于足下”的上一句是“千里之行”,出自老子的《道德经》,意思是:走一千里路,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。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,逐步进行的。老子,姓李名耳,字聃,一字或曰谥伯阳。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,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,存世有《道德经》,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,主张无为而治,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。在道教中,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。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