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牛瘪汤,来看看小鸾的介绍。
牛瘪火锅是牛粪火锅是贵州省黔东南和广西西南地区的苗族、侗族美食,也叫牛瘪火锅,为贵州黔东南地区待客上品。
其实所谓的“牛粪火锅”又名“牛瘪火锅”,是流行于我国黔东南地区的美食,深受侗族苗族人民喜爱,也叫“百草汤”。“牛瘪”的制作工序复杂,在宰杀前用上等的青草加中草药材喂饱牛,人们将牛宰杀后,把牛胃及小肠里未完全消化的内容物拿出来,挤出其中的液体,加入牛胆汁及佐料放入锅内文火慢熬,煮沸后将液体表面的泡沫过滤后食用。
主料:牛肉1.5千克
配料:牛瘪50克,牛内脏(肝、心、肚等)500克,熟菜籽油200克
调料:食盐10克,辣椒面30克,棰油籽15克,姜片10克,葱段5克,芫荽5克,山奈10克,味精3克,花椒粉2克,米酒15克
制作过程:
将牛肉、牛内脏洗净切片用棰油籽10克、山萘、花椒粉、米酒5克腌渍待用,牛瘪加水煮沸后加棰油籽5克拌匀成瘪汤;净锅上火放油,烧至油温五成,放牛肉、牛内脏同炒,炒干水分后,下米酒10克、辣椒面炒匀,放入瘪汤,加盐、味精、姜片、葱段、芫荽等调味出锅即成。
牛瘪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了,在宋朝朱铺的《溪蛮丛笑》中写道:“牛羊肠脏,略洗摆羹,以飨食客,臭不可近,食之则大喜”。
这道美味最起码从宋代(或是更早)延续到现在这么受少数民族的欢迎,肯定有它的独特的魅力所在。牛瘪,又被称为“百草汤”,食牛瘪古已有之。在贵州的从江、黎平、榕江及广西三江的侗族、苗族聚居区最为流行。
主料:牛肉1.5千克
配料:牛瘪50克,牛内脏(肝、心、肚等)500克,熟菜籽油200克
调料:食盐10克,辣椒面30克,棰油籽15克,姜片10克,葱段5克,芫荽5克,山奈10克,味精3克,花椒粉2克,米酒15克
制作过程:1.准备好所有食材,先将牛肉、牛内脏洗净切片,用棰油籽10克、山萘、花椒粉、米酒5克腌渍待用。
2.起锅,倒入适量的水,下入牛瘪,煮沸后加棰油籽5克拌匀成瘪汤。
3.另起锅,倒入适量的油,当油温烧至五成热时,放牛肉、牛内脏同炒,炒干水分。
4.下米酒10克、辣椒面炒匀,放入瘪汤,加盐、味精、姜片、葱段、芫荽等调味出锅即成。
1、三江县牛瘪汤,
2、融水县生牛血,
3丶龙胜县蝌蚪汤,
4丶百色市烤猪眼,
5、全州县豆豉姜茶,
6、贺州市牛肠酸,
7、北海市沙虫刺身,
8、南宁的辣椒拌三华李,
9、宜州市的烤田鼠,
10、龙胜县的炒蚱蜢。